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Av无码_免费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_国产男女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數學教案的反思

時間:2024-12-26 09:44:59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數學教案的反思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教案的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教案的反思

數學教案的反思1

  活動目標:

  感知2與3前后兩數的相鄰關系,探索發(fā)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提供三種顏色不同的瓶蓋個三個,每人一套14的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1、分別取三種顏色不同的瓶蓋個三個,一一對應排成三橫排,中間一排的瓶蓋不動,讓三排瓶蓋變得一排比一排多一個,討論如何才能做到。

  2、找出相應的數字卡片擺在瓶蓋的左邊,討論:比3少1的數是幾,應排在哪里;比3多1的數是幾,應該排在哪里。

  3、引導幼兒歸納:3有兩個相鄰的好朋友,一個是比3少1的2,排在3的前面,一個是比3多1的4,排在3的后面。

  4、組織幼兒討論2的好朋友是幾和幾,根據前面的方法與經驗,引導幼兒借助瓶蓋、數字卡片等加以驗證。

  5、玩找朋友競賽的.游戲:幼兒分成5個人一組,排成三排,當教師說到4是,幼兒馬上排成2、3、4三排,中間一排人不要動。看看哪組小朋友排得又快又對,這一組就是勝利者。

  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qū)投放1到10的數字卡片及不同顏色的瓶蓋若干個,讓幼兒進一步探索10以內的各數的相鄰數。

數學教案的反思2

  目標:

  1、能通過聽故事、看圖片等不同方式來感知物體循環(huán)的規(guī)律性,并感受發(fā)現規(guī)律的樂趣。

  2、學習推測事物排列規(guī)律病補排或續(xù)排。

  準備:

  1、小白兔手偶,蜈蚣阿姨圖

  2、被遮擋的項鏈圖一張

  過程:

  一、通過故事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出示小白兔手偶:小朋友們好!你們認識這是什么嗎?(出示蜈蚣圖)仔細觀察說說它有什么特征?

  2、現在,老師要給你們講一個“小白兔看望蜈蚣阿姨”的故事

  3、在講完第一段時問:你們發(fā)現蜈蚣阿姨哪些腳穿錯了嗎?你可以幫小白兔按它的要求把蜈蚣阿姨穿上正確的襪子嗎?(請個別幼兒回答并操作,集體檢驗結果)

  4、小白兔說:真棒!謝謝你們了。穿好襪子后……

  二、蜈蚣阿姨的項鏈

  1、講完故事最后一段問:小白兔受到了什么禮物?

  2、引導幼兒觀察項鏈也是有規(guī)律的,并請幼兒推理被遮住的項鏈珠子是什么形狀的

  3、師:我也想要漂亮的項鏈,你們能幫我按規(guī)律排幾個嗎?

  a、出示續(xù)排題卡(由易到難)

  b、出示補排題卡(由易到難)

  c、幼兒根據手中的.操作材料進行補排,并說出操作結果

  5、生活中除了項鏈是有規(guī)律的,還有什么是有規(guī)律的?(幼兒分說)

  小結:生活中一很多東西都是有規(guī)律的,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小朋友們回家后也可以到家里找找有什么東西是有規(guī)律的,回來告訴我,好嗎?

數學教案的反思3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量、形等現象都有了一定的興趣。但由于數學活動比較枯燥,所以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都不是很高,經常機械性的學習,學習不夠主動。為了讓幼兒能更主動的學習,更深入的掌握數的概念,我設計了這一帶有情境性的數學游戲活動,利用了幼兒所喜歡的小昆蟲―瓢蟲吸引幼兒的眼球,使幼兒一開始就對活動能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后按小瓢蟲身上的點、數的.量不等、顏色不同的特點,讓幼兒鞏固對7以內數的認識,學習按二維特征分類。希望通過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可以在玩中學、學中玩,輕松的學習。

  活動目標:

  1、嘗試按數量、顏色的二維特征進行分類,鞏固對7以內數的認識。

  2、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讓幼兒體驗到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畫有4個點、5個點、6個點、7個點的五彩紙制瓢蟲若干。

  2、畫有4個點、5個點、6個點、7個點的五彩樹葉若干。

  3、5幢五彩房子、瓢蟲媽媽一只

  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領瓢蟲―幫瓢蟲挑樹葉―幫瓢蟲找家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今天,何老師邀請了一群你們的老朋友來我們班里,看看它們是誰?

  2、哇,樹上有好多小瓢蟲呀。它們都長得一樣嗎?

  小結:小瓢蟲身上的顏色和點數都不同。

  3、那你們知道身上有4個點的瓢蟲叫什么嗎?(小瓢蟲都有自己的名字,它身上有幾點就是幾星瓢蟲了。)

  (二)領養(yǎng)小瓢蟲

  1、那么多小瓢蟲,它們都想和我們交朋友,讓我們來找個小瓢蟲做朋友吧。(每個幼兒領養(yǎng)一個小瓢蟲)。

  2、和同伴或客人老師交流一下你領養(yǎng)了一只怎樣的小瓢蟲。

  3、請個別幼兒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小瓢蟲。

 �。ㄈ┨魳淙~

  1、哇,你們看這里有什么?(樹葉)

  2、是怎樣的樹葉呢?(顏色不同、數量不同)

  3、告訴你們噢,小瓢蟲最喜歡在小樹葉上玩啦!

  4、我們也給自己的小瓢蟲挑選一片小樹葉,好不好?想一想你的瓢蟲朋友會喜歡哪一片小樹葉呢?

  5、你給小瓢蟲選了一片什么樣的樹葉?為什么?

  小結:我們的小朋友們真棒!都為自己的瓢蟲朋友挑選了一片它最喜歡的樹葉。

 �。ㄋ模┱壹�

  1、天黑了,瓢蟲媽媽叫孩子們快回家啦!我們把小瓢蟲們送回家好不好?

  2、這是小瓢蟲的家,看看是什么樣的?

  3、想一想你的瓢蟲朋友是住在哪幢房子的哪里?為什么?

  4、現在請你們把小瓢蟲送回家吧!

  5、瓢蟲媽媽開心極了,謝謝大家?guī)兔Π阉暮⒆觽兯偷搅烁髯缘募抑小?/p>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充分利用幼兒現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于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fā)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數學教案的反思4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88~89頁。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找出直觀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和邏輯思維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識。

 �。�3)情感目標:感受到數學的美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發(fā)現圖形的簡單(單層)排列規(guī)律。

  教學難點:

  找出稍復雜的圖形排列規(guī)律。(既含形狀規(guī)律,又含顏色規(guī)律的多層次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猜一猜:下一朵花?1朵紅花2朵黃花

  為什么剛開始的時候很多同學都猜不對,而后來都能猜對了呢?發(fā)現了什么有規(guī)律?

  顏色又是怎樣的規(guī)律?一朵紅,一朵黃,一朵紅,一朵黃,我們說不說得完��?

  揭示規(guī)律的概念:像這樣,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并按這樣有次序重復出現的就叫規(guī)律。聰明的小朋友們,那我們今天就用自己智慧的雙眼來一起來找規(guī)律。我們來闖關比賽,比一比看誰觀察得更仔細,找得準,李老師就把這些智慧星獎勵給他。

  二:教授新課:

  1、教學例一:(第一關:“找一找”)

  大家知道,六一兒童節(jié)剛過,旁邊學校的初一的哥哥姐姐還要開聯(lián)歡會慶祝自己的節(jié)日。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開聯(lián)歡會的場景吧!

  把你發(fā)現的秘密同桌兩個人悄悄交流一下。

  2、匯報結果:(隨著學生回答電腦分別出示每一組排列有規(guī)律的圖形)

  燈籠有什么規(guī)律?(把一紫一紅圈起來,一紅一紫在重復的出現。)

  彩旗有什么規(guī)律?(我該怎么圈呢?)

  花朵有什么規(guī)律

  小朋友又什么規(guī)律?如果跳舞的10個小朋友其中兩個放開手,男同學帶頭就是按一男一女這樣的規(guī)律站的,女同學帶頭就是按一女一男這樣的規(guī)律站的。演示10個小朋友放開手后排成一排的兩種情況。

  二、教學例二

  1、(1)這個規(guī)律簡單嗎?想找個難點的.規(guī)律嗎?看看這兩道例題。

  (2)兩道題,我比一比:(體會規(guī)律的多樣化)

  1、小紅旗和例2第二題比較,它們的規(guī)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總結:(1)一個是2個2個一組,一個是3個3個一組地在重復;

 �。�2)一個只有顏色的規(guī)律,一個既有顏色,又有形狀的規(guī)律。

  大家觀察得非常仔細,說得非常好�?磥泶蠹也粌H眼睛亮,而且也很善于思考總結。所以,第一關闖關順利成功。

  2、涂一涂,鞏固升華(第二關:涂一涂)

  想不想再闖第二關,手和眼睛一起用起來。

  第二關就藏在你們數學書的第89頁,上面的“做一做”。邊涂邊思考:你為什么這樣涂?有什么規(guī)律?

  涂一涂

  涂完的同學,同桌兩人互相檢驗一下。

  3、集體交流(展示學生涂色卡):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師:小博士同桌兩人從中任選一組。

  三、動手操作,創(chuàng)造規(guī)律

  1、師:你們的表演真精彩,表揚自己好不好?(學生拍出×××的節(jié)奏)再來一次好不好?(連續(xù)拍三次)從剛才的拍手中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原來用聲音、動作可以創(chuàng)造規(guī)律,你也能用聲音、動作創(chuàng)造規(guī)律嗎?(一學生上臺表演,其他學生跟做。)

  師:那么你們能不能自己來創(chuàng)造規(guī)律呢?用手中的學具,看哪名同學創(chuàng)造出來的東西最有規(guī)律且最美而且能和別人不一樣�,F在我們就一起進入(第三關:創(chuàng)意大比拼)

  學生上臺展示作品,并問:你們發(fā)現的圖案有什么規(guī)律?相互評價。

  四、感受生活中的規(guī)律(第三關:找生活中的規(guī)律)

  小朋友已經學會了找規(guī)律,你再仔細找一找,你們身邊有規(guī)律嗎?看哪些小朋友是生活的細心人。

  紅綠燈、春夏秋冬、星期幾、人行道線、衣服上的條紋、斑馬上的條紋、

  五、在總結中提高,應用規(guī)律

  大家有什么收獲嗎?

數學教案的反思5

  圓的周長這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部分是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理解圓周率的意義。課前我布置讓學生每人準備三個大小不同的硬紙片和一條細繩及直尺。

  我利用提問:“知道哪些關于圓的知識呢?”給學生提供了反思的機會,首先通過觸摸圓周長,使學生建立充分的親身體驗,接著通過對圓周長概念的個性化描述,引導學生嘗試具體表象向抽象提煉之間的轉軌。

  盡管學生在這里的表達顯得膚淺,但正是這些富有個性的思想,恰恰顯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有效的觸摸體驗,充分的理性概括,使圓周長概念的建構過程充分而有效。

  探索圓周長計算這一環(huán)節(jié):一方面,通過小組合作式的測量活動,使學生自主創(chuàng)造出“測繩”和“滾動”兩種測量圓周長的方法,豐富了學生的課堂活動,另一方面,通過對兩種測量方法的反思及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測繩”和“滾動”這兩種方法的局限性,引導學生探索“計算公式”的心情,為繼續(xù)研究圓周長的計算作好了鋪墊。

  讓學生猜想圓的周長可能與圓的什么有關?是直徑的多少倍?進一步激起了學生主動探究,然后讓學生利用準備的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進一步證明自己的猜想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學性。

  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幫助,學生把自己測量的數據填在課前研究的設計的表格中,計算出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這時候讓學生組與組交流成果,發(fā)現了規(guī)律: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是本課的難點。

  在此基礎上,通過電腦展示,驗證所有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從而引出圓周率,學生有了這一發(fā)現,建立了新的認知結構,從而使學生體驗到了新知的價值。

  當然,本節(jié)課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這些收獲,還有關于教學不足的思考,比如學生活動,小組交流和獨立思考,全部參與和個體培養(yǎng)等等的關系處理,這也是我在今后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課堂上,生動有趣的探索內容,可以給予學生愉悅的人文體驗;開放寬松的課堂環(huán)境,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人文自由;恰到好處的鼓舞激勵,可以給予學生強烈的.人文尊嚴;各抒己見的思想交鋒,可以培養(yǎng)學生民主的人文作風;標準嚴密的知識表達,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人文精神;課堂生活的親生經歷,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人文道德。 “你還想知道哪些關于圓的知識呢?”“究竟什么是圓的周長呢?誰能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請你大膽猜想,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呢?”“究竟圓周長與直徑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呢?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要求圓周長,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請舉例證明你的想法�!倍际翘剿鬟^程中人文交融的真實體現。

  整節(jié)課下來,學生學習效果較好,我想,這得益于事先讓學生準備的教具比較充分,得益于學生的動手操作,也得益于提出的問題引起了學生的思考。這節(jié)課后,我深切的感受到以學生為主體實質就是激發(fā)和喚醒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思考。只要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他們也能像科學家那樣發(fā)現規(guī)律、總結經驗、得出結論。

數學教案的反思6

  教學內容:

  教材第49頁例2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點:

  能夠正確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

  教學難點:

  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例2主題圖彩色筆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

  3810

  20__

  9140

  8160

  7230

  5031

  6230

  7021

  2、筆算。

  357= 2321=

  讓學生集體完成并指名兩位同學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請同學說一說計算過程,全班集體訂正。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49頁例2、

  出示例2、

  教師:讀一讀題,你從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師: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個48是多少,怎樣列式呢?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3748

  老師: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計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各種計算方法。

 �。�1)估算方法:4850 3740 5040=20__(盒)

  大約有20__盒。

  (2)筆算方法: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7去乘第一個因數各數位上的數,方法與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個位上寫6,向十位進5;7再乘第一個因數十位上的4,得28個十,加上個位進上來的5個十,得33個十,所以在十位上寫3,百位上也寫3;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積的末位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列式解答: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怎樣計算。學生討論后總結。

  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乘法的筆算方法:進位乘法和不進位乘法的計算過程相同,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分別與第一個因數相乘時,與哪一位乘得的積滿幾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幾,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相加時不要忘記加進位的數。

數學教案的反思7

  活動目標:

  1、能主動地參與活動,體驗動手動腦的樂趣。

  2、能有目的的將卡片上的物品按照其包含的不同形狀進行多次分類。

  3、能仔細地觀察卡片上的物品,并大膽表述分類的理由。

  活動準備:

  預知內容:知道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特征,認識小白熊、小棕熊、小黑熊。

  教師教具:磁性黑板一塊,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房子大卡片各一張,小白熊、小棕熊、小黑熊大卡片各一張,三種典型禮物的大卡片各一張〔樹、鏡子(只有兩種圖形)、積木〕,籃子2個,磁鐵若干。

  幼兒教具:桌子6張,小籃子24個,小椅子24張;小熊新家的小操作卡片每個幼兒3張,送給小熊的禮物卡片每個幼兒14張。

  活動過程:

  一、直接出示三只小熊和三座小房子大卡片,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寶寶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三位小客人,它們是誰呢?

  幼:小黑熊、小棕熊、小白熊

  師:三只小熊搬了新家,看它們像什么圖形?

  幼: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師:看來小黑熊最喜歡的圖形是正方形,小棕熊最喜歡的圖形是圓形,小白熊最喜歡的圖形是三角形。(說一只熊反扣其房子)

  二、游戲“猜一猜”:幼兒能說出生活中像圓形、三角形、方形的事物。

  1、問:想一想,猜一猜,小黑熊的新家里有哪些東西是正方形的?再猜猜,小棕熊的新家里有哪些東西是圓形的?想想,你們家里有哪些東西是圓形的呢?最后再猜猜,小白熊的新家里有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

  2、小結:看見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讓我們想起了生活中的許多東西。

  三、游戲“神奇的禮物”:教師引導幼兒仔細地觀察卡片上的禮物,嘗試根

  據物品的基本形狀進行分類。

  1、指示語:小熊們有了新家,邀請我們去做客。老師到超市買了許多的禮物,請你們將籃子里的禮物拿在手上,一張一張仔細地看,邊看邊說,它們是什么禮物?

  這些禮物里有沒有小熊喜歡的圖形,在哪里?

 �。ǎ保﹩枺赫l來告訴我們,這些禮物里有沒有三只小熊喜歡的圖形,是什么圖形?[也可以問:這些禮物里有沒有小黑熊喜歡的圖形,是什么圖形?完整的說一次。還有沒有其它小熊喜歡的圖形,在哪里?]

  小結:原來這些禮物里都有小熊喜歡的圖形,有小黑熊喜歡的正方形,有小棕熊喜歡的圓形,還有小白熊喜歡的三角形。

  四、游戲“分禮物”:教師引導幼兒有目的地找出卡片上物品所包含的基本圖形,嘗試按圖形多次分類。

  (一)幼兒嘗試分禮物。

 �。�、在教師引導下,幼兒將小熊和新房放在桌上合適的地方。

  指示語:我們要把這些禮物送給三只小熊,它們高興極了。哎呀,三只小熊著急了,快把它們請出來像老師一樣放好。

  2、幼兒嘗試給三只小熊分禮物。

  問:哎呀,這么多禮物,怎么分呢?

  師:這樣吧,我們按照三只小熊分別喜歡的圖形把籃子里的禮物先給它們分一分。分的時候請注意,把它們喜歡的禮物分別放在房子的下方。

  3、幼兒嘗試分禮物,教師觀察幼兒分禮物情況。然后請一幼兒到黑板上將自己的'分類結果展示出來。(用教師手里的14張大禮物卡片)

  1)先分好的寶寶仔細地看一看,你分給小熊的禮物里有沒有它喜歡的圖形,也可以給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請寶寶們放下手里的東西,眼睛看到老師這里。我們來看XXX是怎么分的。

 �。兀兀亟o我們說說,你為什么要把這些禮物送給小黑熊,它喜歡的圖形在哪里。

  小結:對了,這些禮物里都有小黑熊喜歡的正方形。

 �。ㄆ渌姆椒ㄍ希�

  4)問:剛才XXX把小丑禮物分給了小白熊,還有與他分得不一樣的嗎?

  小結:原來這些禮物里還有這么多秘密,有的禮物里三只小熊喜歡的圖形都有。

 �。ǘ┙處熞龑в變河^察三種典型的禮物,知道這些禮物里有幾只小熊喜歡的幾種圖形。

  1、指示語:老師這里還有幾個超大型的禮物,你們看,這是什么禮物?是哪只小熊喜歡的,為什么?(出示第一張大圖樹)

  小結:原來這禮物里只有一只小熊喜歡的一種圖形,是什么圖形。

  2、出示第二張大圖鏡子,方法同上。

  3、出示第三張大圖積木:這里還有最后一個超大型的禮物,你們看,是什么?這個禮物里有幾只小熊喜歡的幾種圖形?

  小結:原來這個禮物里有三只小熊喜歡的三種圖形,是哪三種圖形?

  四、游戲“比一比,看誰分得又快又好”。教師引導幼兒有目的的分禮物,并檢測幼兒的分類情況。

  指示語:寶寶們,現在我們要玩游戲了,比一比,看誰把送給小熊們的禮物分得又快又好。怎么玩呢?先請你們把禮物全部放入籃子里,然后把三只小熊輕輕地放在自己的椅子下,看誰動作最快。

  游戲馬上就要開始了,請寶寶們仔細地聽、認真地看、大膽地說。好了,請把禮物拿在手中,準備好!

  1、教師引導幼兒在卡片中找出只有一只小熊喜歡的禮物,并放在指定的地方。

  看誰先把只有一只小熊喜歡的一種圖形的禮物找出來,并擺成一排,開始!

  問:你們看只有一只小熊喜歡的一種圖形的禮物有哪些?

  2、教師引導幼兒在剩下的卡片中找出只有2只小熊喜歡的和三只小熊都喜歡的禮物。

  看誰先把兩只小熊喜歡的有兩種圖形的禮物找出來并擺成一排。

  找到的寶寶,請相互看一看,兩只小熊喜歡的有2種圖形的禮物有哪些?

  3、你們看,手上還剩幾樣禮物�?纯从袥]有三只小熊喜歡的三種圖形都有的禮物,把它們擺成一排。

  寶寶們,三只小熊喜歡的三種圖形都有的禮物是哪些?

  小結:好了,聰明的寶寶們,今天我們一起商量,按三只小熊分別喜歡的圖形給它們分了禮物�,F在請寶寶們收拾整理好禮物,拿好藏在椅子下的小熊,到老師身邊來,我們一起去給三只小熊送禮物了。(活動自然結束)

  延伸活動:

  1)表演游戲:給三只小熊送禮物;

  2)在活動區(qū)內玩游戲“小熊的新家”,引導幼兒從相反角度去分或按自己意愿去分;

  3)給三只小熊畫圖形禮物;

  4)與家長一起玩智力游戲“看誰分得對”。

數學教案的反思8

  一、設計意圖:

  春意盎然,百花綻放,把我們帶進了一個絢麗多彩的季節(jié)。瞧!花園里、路邊,美麗的鮮花爭奇斗艷,開得特別旺盛。每次散步時,孩子們都情不自禁地嚷著:"老師,花兒真美��!""老師,我喜歡紅色的花。"看著孩子們被這些漂亮的花吸引,在那里流連往返,我想何不以此為興趣點開展活動呢?于是我把花兒滲透到數學活動中,讓孩子們在美的熏陶下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二、說教材:

  1、本次活動主要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2、活動過程有趣、形象,利用游戲的形式,抓住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幼兒主動參與和操作的積極性。

  3、整個活動使每個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難易適中、動靜交替促使不同水平的幼兒在自信心上的發(fā)展,獲得成功的喜悅。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小班幼兒的認知和能力發(fā)展水平,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能按照不同特征,將花瓣進行分類、匹配。

  2、知道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并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3、能用不同方式表達鮮花的美麗。

  教學重點、難點定為:能根據顏色、大小特征將花瓣進行分類、匹配。

  四、說教學準備:

 �。�、六個花骨朵(紅、黃、藍各2個,反面畫上大小標記)、幼兒人手一片花瓣(顏色、大小不一)

  2、幼兒操作內容:

  第一組:白色花朵若干、油畫棒(中間印有3—5的點子)

  第二組:標有大小標記的花心若干,彩色花瓣。

  第三組:已畫好的中間印有3—5的點子的彩色花朵。

  3、音樂(春天來了、找朋友)

  五、說教法:

  這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小班幼兒。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學習為主要形式,以操作演示為主要方法,來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同時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啟發(fā)引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識,積極開展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

  1、操作法:為了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我采用了操作法,在適當的要求下,發(fā)展幼兒動手能力與觀察力,體會探究的樂趣。

  2、游戲法:"游戲"是低齡幼兒活動的最佳方法,教師在游戲中輔以形象生動的教具、有趣活潑的語言,會使幼兒興致勃勃,從而寓教寓樂。

  六、說學法:

  1、通過豐富的可操作材料,讓幼兒大膽放手操作,以此體驗操作的快樂。

  2、在有趣的游戲情景中,讓幼兒去探索,從而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學習的欲望。

  七、說教學程序:

  首先,活動一開始,幼兒扮演美麗的花瓣,在優(yōu)美的氛圍下感受著春天的氣息和花的絢爛;其次,讓幼兒在找一找、說一說、貼一貼的游戲活動中對顏色、大小有進一步的`理解,讓他們能在愉快的情境下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最后,以邀請其余小朋友來欣賞美麗的鮮花來結束整個教學活動。

  開始部分:

  1、以聽音樂唱歌曲《春天來了》導入活動。

  2、幼兒以自身為花瓣,慢慢的開花展開活動。

  基本部分:根據不同特征,將花瓣進行分類,匹配。

  1、按顏色不同進行分類:認識顏色

  2、游戲:找朋友是以找相同顏色的花瓣朋友為主。

  3、貼花朵:提供標有大小標記的花心,讓幼兒按大小標記、形狀匹配相應的花瓣。

  4、游戲:花兒朵朵開是裝飾花朵、粘貼花瓣的小組活動,以提高幼兒的興趣度為出發(fā)點,更把幼兒對春天的喜愛表現的淋漓盡致。

  結束部分:

  以邀請其他幼兒來欣賞這些美麗的鮮花來結束整個教學活動。

  八、活動延伸:

  將今天的操作材料置于"數學區(qū)"供幼兒復習鞏固操作。

  教學反思:

  從活動中看到孩子對教學內容掌握得很好,在操作的環(huán)節(jié)已經反映出來,在游戲的時候孩子們也玩得非常開心,在今后的課程中,還應該更多的以游戲形式來組織才符合孩子的興趣,但是在活動中,老師說的過多,今后的教學要放開,給孩子更多的空間自己探索。

【數學教案的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及反思02-23

小學數學教案及反思02-13

大班數學教案及反思07-02

中班數學教案及反思09-25

小班數學教案反思09-19

大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01-29

大班數學教案含反思03-02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01-12

小班數學教案《青蛙乘船》反思12-24

阿巴嘎旗| 荣成市| 吴堡县| 东至县| 织金县| 崇信县| 虞城县| 伊金霍洛旗| 三亚市| 车险| 多伦县| 兰考县| 西盟| 玉溪市| 西和县| 礼泉县| 尚志市| 崇文区| 通许县| 南和县| 承德县| 青神县| 安康市| 潼南县| 辛集市| 尉氏县| 巨鹿县| 塔河县| 丹凤县| 原阳县| 东山县| 祁门县| 慈利县| 克什克腾旗| 泾川县| 西吉县| 同德县| 唐河县| 武宁县| 宝坻区| 左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