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李白的詩
李白是我國古代的著名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小編為大家?guī)砝畎椎脑�。歡迎參考。
1、《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2、《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4、《詠苧蘿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云間。
勾踐徵絕艷,揚蛾入?yún)顷P(guān)。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5、《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6、《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7、《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8、《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9、《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10、《客中行》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11、《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12、《送友人下蜀》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
升沉應(yīng)已定,不必問君平。
13、《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
14、《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15、《軍行》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zhàn)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16、《與史中郎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7、《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18、《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19、《長門怨》
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
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
桂殿長愁不記春,黃金四屋起秋塵。
夜懸明鏡青天上,獨照長門宮里人。
20、《清平樂》
禁闈清夜,月探金窗罅。
玉帳鴛鴦噴蘭麝,時落銀燈香□。
女伴莫話孤眠,六宮羅綺三千。
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誰邊?
[李白的詩]
李白的詩詞鑒賞 篇1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靜夜思 》
2、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3、陶公有逸興,不與常人俱。 —— 李白《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
4、郢門一為客,巴月三成弦。 —— 李白《郢門秋懷》
5、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 李白《淥水曲》
6、畏落日月后,強歡歌與酒。 —— 李白《長歌行》
7、風(fēng)摧寒棕響,月入霜閨悲。 —— 李白《獨不見》
8、終當(dāng)過江去,愛此暫踟躕。 —— 李白《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
9、醉看風(fēng)落帽,舞愛月留人。 —— 李白《九日龍山飲》
10、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 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11、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 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12、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 李白《關(guān)山月》
13、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 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14、金陵夜寂涼風(fēng)發(fā),獨上高樓望吳越。 —— 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15、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 李白《謝公亭·蓋謝脁范云之所游》
16、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 李白《烏棲曲》
17、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 —— 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18、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 —— 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19、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 李白《憶秦娥·簫聲咽》
20、門標(biāo)赤城霞,樓棲滄島月。 —— 李白《天臺曉望》
夢中,你向我走來。
你身著一襲青衫走來。你的頭高高地揚著,似揚著你那不屈的靈魂;瘦削的肩膀似無法承受苦難之重,卻又堅強地挺著;夜色黯淡了你俊秀的面孔,卻更顯出你高傲的氣節(jié)。你的手中托著一壺清酒,輕微的顫動打碎了你寂寞的投影。你走近,又走遠。我的夢消失在遙遠的天邊。
于是,我把你找尋,苦苦找尋。
在靜謐的花叢綠蔭,我見到了一個寂寞的你。無人相伴,你邀明月為友;縱酒歡歌,亦拔劍起舞。你孤獨的影子灑在花叢里,落在綠蔭里,灑落了一地的零亂,也灑落了一地的悲愁。你告訴月亮,要和她“相期邈云漢”,可,月亮流轉(zhuǎn)著匆匆的流年,流走了你的青春華年。
在終南山下的田家里,我見到了一個率真的你。踏著月色,你獨步于終南山路。那漫起的暮色籠罩著山路,淡淡的山月懸掛在山頂松后。翠綠的山色臥在你的心頭,你頓時放歌山野。村人的邀請,你欣悅接受。彎過一條竹林小路,你看到了滿園的青青藤蘿。主人殷勤,一桌美酒佳肴,你們便舉杯暢飲。屋外的風(fēng)吹過竹林,奏響一曲竹林風(fēng)。當(dāng)夜空的星辰開始寥落的時候,你們?nèi)孕蕾p著恬淡的山色。你的心也淡淡的,全無世俗之意。
在黃鶴樓下,我看到了一個失意的你。安史之亂,你錯走一步,卻把終身誤。你“西望長安不見家”,不能再為祖國效力,那是莫大的痛苦�。∧阆袷窃谏衬邪仙娴娜�,對生活充滿希望,卻又茫然。你的心中充溢著憂傷與悲苦。黃鶴樓上傳來了悠揚纏綿的'笛聲,你更是想到了自己的痛苦,想讓這痛苦隨笛聲一起消了,散了……
但更多的時候,你都是積極樂觀的�!伴L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蹦慵那樯剿�,訪遍大川名山。躡一縷清風(fēng),攜一段芬芳,攬明月入懷,對旭日長歌,你笑了,那樣清新。
李白,我多想陪你看青青溪水上飄來的點點落花,聽拂風(fēng)柳影里婉轉(zhuǎn)的鶯啼;想陪你泛舟于碧波,漫步于山林……
李白,你實在是一個可以扯云霞為衣,御清風(fēng)而行的仙人啊!你的灑脫,你的豪放,你的不羈,都令我深深折服�。�
你的酒明亮了盛唐的月亮,你的詩綻放了盛唐的花。
【原文】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注釋】
�、兕}下自注: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诘りI,朱紅色的宮門。綠煙,指遮蔽月光的濃重的云霧。
�、鄣�,只看到。寧知,怎知。沒,隱沒。
�、馨淄脫v藥,是古代的神話傳說,西晉傅玄《擬天問》:“月中何有,白兔搗藥”。嫦娥,傳說中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羿的仙藥,成為仙人,奔入月中。見《淮南子·覽冥訓(xùn)》。
�、莓�(dāng)歌對酒時,在唱歌飲酒的時候。曹操《短歌行》:“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年難定。根據(jù)《把酒問月》題下自注,此詩是作者應(yīng)友人之請而作的。有人認為作于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
【翻譯】
明月萬古如一,而人世間則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可貴的生命倏忽即逝。古往今來的無數(shù)人們,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去,面對著空中同一個永恒的明月,或許都曾有過相似的感慨吧!今晚月華如練人卻千里,小女也只是有感于明月長存而人生短暫,希望自己能夠珍惜今生的點滴光陰,在瞬間把握永恒,如此而已。
【賞析】
這是一首應(yīng)友人之請而作的詠月抒懷詩。詩人以縱橫恣肆的筆觸,從多側(cè)面、多層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過海天景象的描繪以及對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嘆,展現(xiàn)了作者曠達博大的胸襟和飄逸瀟灑的性格。
全詩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悠悠萬古,長存不變的明月,是永恒時空里的奇跡,常常引起人類的無限遐思。前兩句以倒裝句式統(tǒng)攝全篇,以疑問句表達了詩人的這種困惑,極有氣勢。詩人停杯沉思,頗有幾分醉意,仰望蒼冥發(fā)問道:這亙古如斯的明月,究竟是從何時就存在的呢?這一對宇宙本源的求索與困惑,實際上是對自身的生命價值的思索和探尋,“停杯”二字生動地表現(xiàn)出他的神往與迷惑糅雜的情態(tài)。三四句寫出了人類與明月的微妙關(guān)系。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想要飛升到月中以求長生不老,但皆是徒然,而明月卻依然用萬里清輝普照塵世,伴隨著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們。兩句寫出了明月既無情又有情、既親切又神秘的人格化的特性,蘊含著詩人向往而又無奈的復(fù)雜心境。“皎如”兩句極寫月色之美。濃重的云霧漸漸消散,月亮皎潔得有若懸掛在天際的明鏡,散射出清澄的光輝,照臨著朱紅色的宮門。詩人以“飛鏡”為譬,以“丹闕”、“綠煙”為襯,將皎潔的月光寫得嫵媚動人,光彩奪目�!暗姟倍�,借明月的夜出曉沒來慨嘆時光流逝之速。明月在夜間從東海升起,拂曉隱沒于西天云海,如此循環(huán)不已,塵世間便在其反復(fù)出沒中推演至今。兩句中既表達了對明月蹤跡難測的驚異,也隱含著對人們不知珍惜美好時光的深沉嘆惋。
“嫦娥”兩句馳騁想象,就月中的白兔、嫦娥發(fā)問,是詩人的第二次問月。白兔在月中年復(fù)一年地搗著藥杵,嫦娥在月宮里孤獨地生活著,到底誰來陪伴她呢?在對神物和仙女寂寞命運的同情中,流露出詩人自己的孤苦高潔的情懷�!敖袢恕眱删�,在回環(huán)唱嘆中抒發(fā)人生有限而宇宙無窮的慨嘆�!敖袢瞬灰姽艜r月”,實際是在說“今人不見古時人”;“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意味著“古月依然照今人”。明月萬古如一,而人類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可貴的生命倏忽即逝。結(jié)尾四句收束上文,進一步表達對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古往今來的無數(shù)人們,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去,面對著空中同一個永恒的明月,或許都曾有過相似的感慨吧!我只希望在唱歌飲酒的時候,皎潔的月光能長照杯中,使我能盡情享受當(dāng)下的美好人生。人是一棵葦草,但卻是一棵能思想的葦草。詩人有感于明月長存而人生短暫,人類無法改變這一自然規(guī)律,因此就更應(yīng)當(dāng)珍惜今生的點滴光陰,在瞬間把握永恒。結(jié)句雖暗含及時行樂之意,但總的基調(diào)仍然是積極向上的,展現(xiàn)了詩人曠達自適的寬廣胸懷。
全詩感情飽滿奔放,語言流暢自然,極富回環(huán)錯綜之美。詩人由酒寫到月,又從月歸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將明月與人生反復(fù)對照,在時間和空間的主觀感受中,表達了對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層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問》,下啟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情理并茂,富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
李白的詩詞鑒賞 篇2
蜀道難原文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guī)p。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方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從雌繞林間。
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
蜀道難注釋
噫吁嚱:蜀方言。宋庠《宋景文公筆記》卷上:"蜀人見物驚異,輒曰'噫吁嚱'。"
蠶叢、魚鳧:傳說中古蜀國兩位國王的名字。
爾來:從那時以來。四萬八千歲,夸張而大約言之。
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長安西(今陜西眉縣、太白縣一帶)。
逆折:水流回旋�;卮ǎ河袖鰷u的河流。
猿猱(náo):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類。
青泥:青泥嶺,在今甘肅徽縣南,陜西略陽縣北�!对涂たh志》卷二十二:"青泥嶺,在縣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東,即今通路也。懸崖萬仞,山多云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青泥嶺。"
捫參歷井:參、井是二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別指配于地上的州國,叫做"分野",以便通過觀察天象來占卜地上所配州國的吉兇。參星為蜀之分野,井星為秦之分野。捫:用手摸。歷:經(jīng)過。脅息:屏氣不敢呼吸。
膺:胸。
子規(guī):即杜鵑鳥,蜀地最多,鳴聲悲哀,若云"不如歸去"�!妒裼洝吩唬�"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號曰望帝。宇死,俗說杜宇化為子規(guī)。子規(guī),鳥名也。蜀人聞子規(guī)鳴,皆曰望帝也。"這兩句也有斷為"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的,但不如此文這種斷法順。
胡為:為什么。
劍閣:又名劍門關(guān),在四川劍閣縣北,是大、小劍山之間的一條棧道,長約三十余里。
錦城:《元和郡縣志》卷三十一劍南道成都府成都縣:"錦城在縣南十里,故錦官城也。"今四川成都市。
咨嗟:嘆息。
相關(guān)文章>>李白的詩:將進酒2歲寶寶學(xué)唐詩(中) 李白詩歌四首
蜀道難的詩意/蜀道難的意思
唉呀呀,多么危險多么高峻偉岸!
蜀道真太難攀簡直難于上青天。傳說中蠶叢和魚鳧建立了蜀國,
開國的年代實在久遠無法詳談。自從那時至今約有四萬八千年,
秦蜀被秦嶺所阻從不溝通往返。西邊太白山有飛鳥能過的小道。
從那小路走可橫渡峨嵋山頂端。山崩地裂蜀國五壯士被壓死了,
兩地才有天梯棧道開始相通連。上有擋住太陽神六龍車的山巔,
下有激浪排空紆回曲折的大川。善于高飛的黃鵠尚且無法飛過,
即使猢猻要想翻過也愁于攀援。青泥嶺多么曲折繞著山巒盤旋,
百步之內(nèi)縈繞巖巒轉(zhuǎn)九個彎彎。可以摸到參、井星叫人仰首屏息,
用手撫胸驚恐不已坐下來長嘆。好朋友呵請問你西游何時回還?
可怕的巖山道實在難以登攀!只見那悲鳥在古樹上哀鳴啼叫;
雄雌相隨飛翔在原始森林之間。月夜聽到的是杜鵑悲慘的啼聲,
令人愁思綿綿呵這荒蕩的空山!蜀道難走呵簡直難于上青天,
叫人聽到這些怎么不臉色突變?山峰座座相連離天還不到一尺;
枯松老枝倒掛倚貼在絕壁之間。漩渦飛轉(zhuǎn)瀑布飛瀉爭相喧鬧著;
水石相擊轉(zhuǎn)動象萬壑鳴雷一般。那去處惡劣艱險到了這種地步;
唉呀呀你這個遠方而來的客人,為了什么要來到這個地方?
劍閣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軍萬馬也難攻占。
駐守的官員若不是皇家的近親;難免要變?yōu)椴蚶蔷岽藶榉窃旆础?/p>
清晨你要提心吊膽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覺防范長蛇的災(zāi)難。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獸殺人如麻即令你膽寒。
錦官城雖然說是個快樂的所在;如此險惡還不如早早地把家還。
蜀道太難走呵簡直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與長嘆!
蜀道難賞析
這首詩是襲用樂府舊題,意在送友人入蜀。詩人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蜀道崢嶸,突兀,強悍、崎嶇等奇麗驚險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氣勢,借以歌詠蜀地山川的壯秀,顯示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
至于本詩是否有更深的寓意,歷代有各種不同看法。然而就詩論詩,不一定強析有寓意。但從詩中,"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看,卻是在寫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時,告誡當(dāng)局,蜀地險要,應(yīng)好好用人防守。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guān)注"習(xí)古堂國學(xué)網(wǎng)"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這首詩采用律體與散文間雜,文句參差,筆意縱橫,豪放灑脫。全詩感情強烈,一唱三嘆,回環(huán)反復(fù),讀來令人心潮激蕩。
送客歸吳
唐代 李白
江村秋雨歇,酒盡一帆飛。
路歷波濤去,家惟坐臥歸。
島花開灼灼,汀柳細依依。
別后無馀事,還應(yīng)掃釣磯。
注釋
�、俅嗽娨姟段脑酚⑷A》卷二六九�!稖胬嗽娫挕た甲C》認為非太白詩。
�、趰u花:王琦校:“一作山桃�!弊谱疲菏⒚�。《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弁。核吰降�。依依:盛貌。
賞析
“路歷波濤去,家惟坐臥歸。”作者目送友人在波濤中乘船遠去,獨自歸家。只能在家中一會坐下,一會躺著等待友人歸來。
表達了對友人離去的不舍以及依依惜別之情。“去”和“歸”對比鮮明,更加突出感情。
《送客歸吳》古詩提要:
《送客歸吳》是唐代詩人李白所寫的一首五言律詩。作者在江村把酒送別友人,目送友人遠去,歸家而生感慨:“別后無馀事,還應(yīng)掃釣磯”。作者以島花和汀柳襯托,表現(xiàn)出對友人的離去的不舍�!白谱啤薄耙酪馈边\用疊音,更烘托出了作者的內(nèi)心的感情。
送客歸吳,此詩見于《文苑英華》卷二六九,署李白作,王琦據(jù)收《李太白全集》卷三○《詩文拾遺》。嚴(yán)羽《滄浪詩話·考證》謂此詩不見于集中,家數(shù)在大歷、貞元之間,非李白作。
吳:泛指今江蘇一帶。李白有《子夜吳歌四首》、《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脫余之囚參謀幕府》、《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序》云:“云自嵩宋沿吳相訪。”另有《送崔度還吳度故人禮部員外輔國之子》、《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送客歸吳》。
唐代著名詩人李白,號稱“斗酒詩百篇”,一生中與“酒”相伴,創(chuàng)作了大量與“酒”有關(guān)的詩歌,他的詩與酒往往是一體的,李白既是詩仙,又是酒仙,他的詩歌始終洋溢著一種濃郁的酒香。
一句“與爾同消萬古愁”,癡迷了幾代豪杰,“舉杯邀明月”的意境,醉了整個世界。李白一生愛酒,就如熱愛詩歌一樣。他的詩詞沁滿酒的濃香,如《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cè)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又如《客中行》“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金陵酒肆留別》“風(fēng)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比纭栋丫茊栐隆贰扒嗵煊性聛韼讜r?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在以上李白的詩歌中,都溢滿、蕩漾著酒的醇香。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xiàn)他的個性,這類詩固然數(shù)長安放還以后所作思想內(nèi)容更為深沉,藝術(shù)表現(xiàn)更為成熟,《將進酒》即其代表作。李白被后世尊為詩仙,而此《將進酒》一詩,則是太白借酒消愁、以酒抒憤的名作!此詩成于太白被賜金放還長安之后,仕途中的偉大抱負無法施展,詩人只能借酒消愁。在這愁苦的意境中,詩人卻從反面述說憂愁使人衰老,以黃河水之流逝聯(lián)想時光蹉跎,而后,“人生得意須盡歡”,豪放的詩句表現(xiàn)了對權(quán)貴的不屑。依稀仿佛,還能看到太白輕蔑的笑。“古來圣賢皆寂寞”,又有一種哀愁。無言,卻愈加悲傷。特別是在《將進酒》中寫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任情傾瀉,真可謂“天然去雕飾”,酒這時已經(jīng)不是單純的酒已經(jīng)成了一種象征。李白詩歌中在寫酒時都在言志或?qū)憠阎倦y酬后的悲慨、消沉、失落、苦惱,都是詩人那一顆積極憤世之心的具體體現(xiàn)。
在酒的世界里,李白可盡情的游樂歡快,豪邁奔放,不受任何束縛,不向任何勢力低頭�!疤焐也谋赜杏�,千金散盡還復(fù)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边@是何等自在逍遙,李白的詩似一壺壺醇厚芳香的佳釀,多么沁人心脾�。±畎捉杈剖惆l(fā)自己的曠放豪情,表明對不合理的社會人生的藐視�!叭松_命豈暇愁,且飲美酒上高樓”(《梁園吟》),何等灑脫!李白用酒向世人表達自己的激烈壯懷、難平孤僨,發(fā)泄自己的郁勃不平之氣和抑不住的萬千悲慨�!叭鲃ξ枨镌拢鋈桓咴佁殂魸i”(《玉壺吟》),何等悲愴!李白借酒展示自己裘馬輕狂的青年時代,描述自己恣意行樂的放誕生活。“憶昔洛陽董糟丘,為余天津橋南造酒樓。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何等痛快!李白借酒向青天發(fā)問、對明月相邀,在對宇宙的遐想中探求人生哲理,在醉意朦朧中顯露自己飄逸浪漫、孤高出塵的形象�!扒嗵煊性聛韼讜r?我且停杯一問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何等瀟灑!李白借酒拋卻塵世的一切瑣屑和得失,忘情于山水,寄心于明月�!扒揖投赐ベd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何等的逍遙和灑脫!
在“一杯復(fù)一杯”中,在半醉半醒之間,李白笑傲度過一生,但畢竟是“舉杯銷愁愁更愁”。酒和詩、花和月、山和水,郁結(jié)與曠放、失意與孤傲構(gòu)成了整個李白。酒,是李白人生中除詩歌外的又一大人生支柱,他愛詩成性,愛酒至狂,他明白“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yīng)無酒泉;天地即愛酒,愛酒不愧天”。他的詩多半是以酒助興,由興而發(fā),如果少了酒這個東西,我想中國古代文壇不會這么興旺,也不會有這么多的好詩為后人所傳誦。李白的詩酒文化,是他人生體驗的最好記錄。他一生用酒當(dāng)墨,用心作筆,寫下了許多令人心驚和令人心馳神往的文字,在詩壇上成為一件又一件亮麗的瑰寶。李白一生關(guān)心國事,但為國立功的理想和不滿黑暗現(xiàn)實的秉性,又構(gòu)成了他特有的“詩酒”人生。
【簡析】
這首詩意在表達人壽幾何,及時行樂,莫使金樽空對月。同時指出“自古圣賢皆寂寞”。
【注釋】
�、贀v衣。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都是傳說中古蜀國國王。古代的'蜀國本與中原不通,至秦惠王滅蜀(公元前三一六)。
【注釋】
�、贂�,千金裘,石冰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其險也若此,使人聽此凋朱顏,但愿長醉不愿醒,與爾同銷萬古愁,見一大蛇入穴中。
�、庾舌担簢@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強悍、崎嶇等奇麗驚險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氣勢,借以歌詠蜀地山川的壯秀,顯示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只得回車。
⑥高標(biāo),因而“千金散盡”“且為樂”,一“酣”,點出了 “餞別”的主題。“蓬萊”四句,故址在今河南洛陽故城西:山名,又名太乙山,秦嶺主峰:意謂山高入天,竟至可以伸手摸到一路所見星辰,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隱居不仕,與詩人交好。
�、茜姽�,只好在“弄扁舟” 中去尋求寄托,舉杯 銷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來描摹愁緒的名言,寫詩人酒興大作,“五花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圖一醉方休。表達了詩人曠達的胸懷�!疤焐也谋赜杏谩本�,是詩人自信為人的自我價值,也流露懷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積極思想感情。詩深沉渾厚,氣象不凡。情極悲憤狂放,語極豪縱沉著,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詩句長短不一,參差錯綜;節(jié)奏快慢多變,一瀉千里。
關(guān)山月①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③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注釋】
�、訇P(guān)山月:樂府《橫吹曲》調(diào)名。
②胡:這里指吐蕃。
�、鄹邩牵褐缸≡诟邩侵械氖椭�。
【簡析】
這首詩在內(nèi)容上仍繼承古樂府,但詩人筆力渾宏,又有很大的提高。詩的開頭四句,主要寫關(guān)、山、月三種因素在內(nèi)的遼闊的邊塞圖景,從而表現(xiàn)出征人懷鄉(xiāng)的情緒;中間四句,具體寫到戰(zhàn)爭的景象,戰(zhàn)場悲慘殘酷;后四句寫征人望邊地而思念家鄉(xiāng),進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樓嘆息不止。這末了四句與詩人《春思》中的 “當(dāng)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同一筆調(diào)。而“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又與王昌齡的“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同步。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
海客談瀛洲①,煙濤微茫信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③五岳掩赤城④。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綠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⑤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⑥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注釋】
①瀛洲:神山名。
�、谛牛汗妗�
③拔:超越。
④赤城:山名。
�、萘腥保洪W電。
�、薮菝迹旱兔肌�
【簡析】
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游仙詩。詩寫夢游名...... 連鳥兒也迫不及待,不約而同地遠走高飛了,這是在寫自己的孤獨!這就是李白與敬亭山"相看兩不厭,還是無知覺的,……當(dāng)一個人身邊無人作伴時;了,無人不贊同的。
寓言三首
唐代 李白
周公負斧扆,成王何夔夔。武王昔不豫,剪爪投河湄。
賢圣遇讒慝,不免人君疑。天風(fēng)拔大木,禾黍咸傷萎。
管蔡扇蒼蠅,公賦鴟鸮詩。金縢若不啟,忠信誰明之。
搖裔雙彩鳳,婉孌三青禽。往還瑤臺里,鳴舞玉山岑。
以歡秦娥意,復(fù)得王母心。區(qū)區(qū)精衛(wèi)鳥,銜木空哀吟。
長安春色歸,先入青門道。綠楊不自持,從風(fēng)欲傾倒。
海燕還秦宮,雙飛入簾櫳。相思不相見,托夢遼城東。
【其一】
周公背靠屏風(fēng)而立受諸侯朝拜,周成王戒懼敬慎。周武王不愉快的時候,周公剪爪投入河湄。
賢圣都會遭遇讒言抵毀,人君也不免有所懷疑。天風(fēng)拔起大木,禾苗盡受損壞。
周武王弟管叔鮮與蔡叔度象蒼蠅一樣扇動流言蜚語,周公寫下《鴟鸮》詩。
如果周武王沒有看到周公的《金縢》書,誰知道誰忠信可靠呢?
【其二】
扶搖直上的雙彩鳳,婉孌多姿的三青鳥。往還于王母的瑤臺里,鳴舞在玉山顛。
以討秦娥的歡喜,又重新獲得王母的歡心。而誠情摯意忠心耿耿的精衛(wèi)鳥,受到的是冷落,只好銜木哀吟。
【其三】
春色回歸長安城,一般先入青門道邊。綠楊沒有自持能力,風(fēng)吹兩邊倒。
海燕飛歸秦宮,雙雙飛入簾櫳,畫梁筑巢。相思卻不能相見,只好托夢到遼城東夫婿所在的關(guān)塞。
賞析
這三首寓言詩,寓意各有不同。蕭士赟認為,
第一首詩:“此懼讒詩也,隱括金滕之事以申其意�!�
第二首詩:“此刺當(dāng)時出入宮掖,取媚后妃、公主,以求爵位者。彩鳳、青禽,以比佞幸�,幣_、玉山,以比宮掖。秦娥,以比公主。王母,以比后妃。精衛(wèi)銜木,以比小臣懷區(qū)區(qū)報國之心,盡忠竭誠而不見知,其意微而顯矣。”
第三首詩:“此閨思詩也。良人從軍,滔滔不歸,感時觸物而動懷人之思者歟?綠楊、海燕,以起興也,婉然《國風(fēng)》之體,所謂“圣于詩”者,此哉!”
自遣
唐代 李白
對酒不覺暝,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鳥還人亦稀。
譯文一
兩人對飲著不知不覺中天色已經(jīng)暗了,落花沾滿了我的衣服。
喝醉起來后在月光的照耀下沿著溪水漫步,鳥兒都回窩了,人們也都在自己家里,所以這里很少有人。
譯文二
與朋友對飲,不知不覺已經(jīng)暮色昏暗,落花灑滿了我的衣衫。
醉意朦朧在溪邊月光下散步,鳥都歸家了,路上行人也很稀少。
注釋
�、賹疲簝扇藢︼嫛"陉裕喝漳�。③盈:這里用作動詞,沾滿。
賞析
《自遣》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所五言絕句。這是一首詩人獨自排遣愁懷的詩歌,讓人讀之不免嘆息。
《自遣》此詩約作于酒隱安陸時期。詩中寫在花叢中飲酒,不知不覺已到傍晚,落花滿身乘醉在溪邊月下散步,這時鳥已歸巢,行人稀少,一片寂靜。
吳逸一評此詩“語秀氣清,趣深意遠”(《唐詩正聲》)。黃叔燦評云:“此等詩必有真胸境,而后能領(lǐng)此真景色,故其言皆成天趣”(《唐詩箋注》)。
《從軍行》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shù)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lǐng)殘兵千騎歸。
作品賞析
這首詩以短短四句,刻畫了一位無比英勇的將軍形象。首句寫將軍過去的戎馬生涯。伴隨他出征的鐵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見他征戰(zhàn)時間之長和所經(jīng)歷的戰(zhàn)斗之嚴(yán)酷。這句雖是從鐵衣著筆,卻等于從總的方面對詩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簡要的交待。有了這一句作墊,緊接著寫他面臨一場新的嚴(yán)酷考驗──“城南已合數(shù)重圍”。戰(zhàn)爭在塞外進行,城南是退路。但連城南也被敵人設(shè)下了重圍,全軍已陷入可能徹底覆沒的絕境。寫被圍雖只此一句,但卻如千鈞一發(fā),使人為之懸心吊膽。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lǐng)殘兵千騎歸。”呼延,是匈奴四姓貴族之一,這里指敵軍的一員悍將。我方這位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英雄,正是選中他作為目標(biāo),在突營闖陣的時候,首先將他射殺,使敵軍陷于慌亂,乘機殺開重圍,獨領(lǐng)殘兵,奪路而出。
詩所要表現(xiàn)的是一位勇武過人的英雄,而所寫的戰(zhàn)爭從全局上看,是一場敗仗。但雖敗卻并不令人喪氣,而是敗中見出了豪氣。“獨領(lǐng)殘兵千騎歸”,“獨”字幾乎有千斤之力,壓倒了敵方的千軍萬馬,給人以頂天立地之感。詩沒有對這位將軍進行肖像描寫,但通過緊張的戰(zhàn)斗場景,把英雄的精神與氣概表現(xiàn)得異常鮮明而突出,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將這場驚心動魄的突圍戰(zhàn)和首句“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相對照,讓人想到這不過是他“百戰(zhàn)沙場”中的一仗。這樣,就把剛才這一場突圍戰(zhàn),以及英雄的整個戰(zhàn)斗歷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壯烈,完全傳奇化了。詩讓人不覺得出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批殘兵敗將,而讓人感到這些血泊中拚殺出來的英雄凜然可敬。象這樣在一首小詩里敢于去寫嚴(yán)酷的斗爭,甚至敢于去寫敗仗,而又從敗仗中顯出豪氣,給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備象盛唐詩人那種精神氣概是寫不出的。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1],被后人譽為“詩仙”。漢族,祖籍隴西成紀(jì)(今甘肅天水秦安縣),出生于碎葉城(當(dāng)時屬唐朝領(lǐng)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于今安徽境內(nèi),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二十五歲時只身出蜀,開始了廣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東至越州(會稽郡),寓居在安陸、應(yīng)山。直到天寶元年(742),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見容于權(quán)貴,在京僅兩年半,就賜金放還而去,然后由高天師如貴道士授錄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的道觀紫極宮。成為一個真正的道士,過著飄蕩四方的漫游生活。
后世將李白和杜甫并稱“李杜”。他的詩歌總體風(fēng)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時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朽,表現(xiàn)出蔑視權(quán)貴,反抗傳統(tǒng)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
【李白的詩】相關(guān)文章:
李白的古詩12-19
關(guān)于李白的成語大全02-06
黃巢的詩10-22
李白描寫黃河的詩句11-10
唐詩談愛李白原文12-08
李白的代表作及譯文07-24
諷喻詩白居易12-27
我心目中的李白作文03-22
詩歌下雨詩教案03-23
王維詠雞詩02-02